10月10日上午,由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主办、太阳成集团tyc7111cc承办的“于安澜先生艺术与学术研究专家座谈会”在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一楼会议室举行。该座谈会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于安澜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画学研究”的规划活动内容,也是艺术学理论作为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特色骨干培育学科学术交流活动的一部分,还是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于安澜研究科研项目育人计划的一个环节。原《中岳》杂志编辑部副主任、《百花园》杂志社编委、副编审、原郑州大学宣传部副部长祝仲铨先生,太阳成集团tyc7111cc文学院教授、原文学院院长、河南省语言学会会长、博士生导师张生汉教授,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马小泉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河南省文字学会会长、博士生导师王蕴智教授,新乡市随缘堂艺术馆执行馆长王川先生,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院长席卫权副教授,原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赵振乾教授,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宋代艺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张自然副教授,以及于安澜的亲属、生前弟子友好及课题组成员、硕博研究生、于安澜研究科研项目育人课题组成员等50余人参加会议。座谈会由太阳成集团tyc7111cc艺术学理论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贾涛教授主持。
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院长席卫权首先致辞,他代表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全体师生对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向各位专家介绍了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学术与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他表示,于安澜先生作为20世纪卓越的美术史家和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的知名教授,是我们宝贵的学术资源,我院开展于安澜先生的相关研究对学科点建设有重要意义。他希望各位专家与学者共同努力,传承经典,推动相关研究深入开展,并对后续的工作表示高度支持和深切期望。
随后,原艺术学院院长赵振乾教授也对出席本次座谈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本次于安澜先生艺术与学术座谈会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要科学化、具体化地开展于安澜先生相关课题研究,以确立其在中原地区乃至全国的学术地位。
项目负责人贾涛教授就考察、访谈、文献三个方向对课题进展作了介绍,对已经开展的工作和尚在进行的项目作了简要汇报,阐明了专家座谈会的目的、价值和具体问题,并期望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为课题研究提供宝贵的研究素材与思路。
60年代毕业于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中文系的祝仲铨先生与于安澜亦师亦友、交情莫逆,他说,于安澜是20世纪中国为数不多的学术大师,如果我们有几十个、上百个像于安澜一样的学者,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就是当然的世界一流高校。我们不仅要研究于安澜先生的艺术与学术成就,更要学习他的学术品德。他表示,希望通过深入研究让世人进一步了解于安澜先生的学术贡献与学术地位。随后,他又向大家分享了于安澜先生在世时他看过、听过、经历过的点滴故事,于安澜先生淳朴豁达、谦虚坦诚、勤奋坚毅的高尚品格,让与为者为之动容。
原太阳成集团tyc7111cc文学院院长张生汉教授在会议中讲述了他所了解的于安澜先生的故事。他认为,于先生是一本耐读的书,朴素的外表下是一颗诚挚的赤子之心,于先生无论是待人还是对待学术、艺术以真情的态度值得后辈们景仰、学习。他还对该课题研究做出了高度肯定,表示,讲述中国画学的生态状况对开展该科研项目具有极高的必要性,研究于安澜先生不仅要研究他的学术与人品,更要学习他做学术的态度,他呼吁大家以此为契机,为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人文社科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王蕴智教授是于安澜先生的研究生,对于先生的认识与了解更为深刻,他分别对于先生的事迹与学术理论进行了补充与说明,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来自历史文化学院的马小泉教授表示,于安澜作为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的世纪学人,是我们的精神财富与学术宝藏。但目前还存在着对于安澜先生学术研究不够深入、认识不到位、宣传不给力等问题,应把握好这次座谈会的契机,继续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并带动其他学院对已故老专家学者的类似研究。
随后,随缘堂艺术馆执行馆长王川先生对举办于安澜先生一百二十周年诞辰学术活动及设立于安澜学术与艺术陈列室、成立于安澜艺术与学术基金会等议题做了详细的汇报。在场专家学者认真聆听、积极互动,表示对此类活动高度重视、大力支持。
最后,席卫权院长对此次专家座谈会的圆满举办进行了总结和致谢。表示一定会听取各位专家学者的中肯建议,对筹划当中的于安澜相关研究项目、学术活动要抓落实、见成效,迅速对接,并要求课题组继续用认真严谨的学术态度高质量完成研究项目。